“秧秧,你好!我今年40岁了,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你说我现在开始创业,还来得及吗?”
这是我前两天收到的来自一个网友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在中学的时候,每次大考之前,我都会拿出我那个能够抽签卜卦的一休哥钥匙链,看看自己考试命运如何。

如果我抽到了大吉,我会很满意,把一休哥收好继续学习。如果抽到了大凶,小凶,我就会继续摇签,直到抽到大吉为止,然后把一休哥收好,继续学习。
有时候我在想,当时的我为什么每次都那么虔诚地做这件事情呢?
我是真的相信卜卦吗?不是的。
我真的相信我抽到的结果和我考试的表现相关吗?也不是的。
我到底在做什么呢?
其实我在寻找一点点的确定感。我想让某种神秘的力量告诉我,秧秧你会考好的。
用一休哥抽签是我能想到的是离我最近的,能够给我一点确定感的方式。
其实,所有的迷信,不都是因为我们想找到某种确定感吗?
回到“40岁两娃的妈妈,创业还来得及吗”这个问题。这个网友何尝不是通过向我提出这个问题,做出这样一个举动,在寻找一定的确定感呢?
我想,无论是来得及,来不及,答案对于这个妈妈来说,真的都不重要。
这个妈妈希望在我这里得到一些肯定的答复,让她在真正开始创业的时候心里有点踏实的感觉。
今年的我,同样是四十出头,过两个月就要42岁了。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从头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份创业。
面对创业的不确定性,我的问题不完全是“还来得及吗,” 但是也差不多类似。
在我焦虑的时候,我的问题是:
我的创业方向对吗?
我真的能做得出来吗?
我都努力了啊,怎么还没有特别大的起色呢?
在这份第二次创业中,我不再用那个一休哥钥匙抽签来告诉自己自己的事业会是好是坏,给我确定感。
你知道我会问谁吗?我会问50岁的我自己。
这个50岁的我,所有想要的一切,都已经拥有了。
这个50岁的我在各大社交网上有很多的followers, 银行卡上的存款已经足够让我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个50岁的我已经实实在在地帮助了好多女孩子创业起步,而且我一张嘴,大家都认真地听我在讲什么。
每一次当我有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去问这样一个50岁的我。她的回答就是我会遵循的至理名言。
这里我想跟你分享有一次我跟她的交流,过程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