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的创业故事 (9) | 我是怎么看待从前“拜金”的自己的

在我先前一篇创业故事文章中,我提到了一句话:我们的外在永远只是自己内在的向外折射而已,我们是装不了的。

有一位读者发私信问我:“如果说我们真的是装不了的,那是不是说,我们爱钱,我们因对方条件好而倾心,我们就应该那么直白地表现出来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加以掩饰吗?”

说实话,咋一听到她的话,我的确愣了一下。我在想,是啊,我说表里如一最好,但是为什么我会觉得直接表露出自己“拜金”或是“傍大款”是一种个人的倒退,而不是进步?

是“诚实表达”出了错,还是“拜金”、“傍大款”出了错?


到底哪里感觉不对劲儿?

我怎么看从前的自己

看从前的我,我真的不会去judge她,鄙视她。


我也不会去用“虚荣”、“浅薄”等词语去形容她。

她向往富有的日子,她渴望追逐人生的不平凡和精彩,这些都没有错,我为她喝彩。但是,那时的她,经历太少,没有太多自我认知,她一心认定的只是社会和父母教给她的。

在她的头脑里,“理想生活是可以自己直接创造的”这个观念是不存在的。她看不到另一种可能性。


她也许冥冥中感觉到自己的潜能,但是她不会往那上面去想。因为那时候的她认定了“资源”是最重要的,于是她满眼满脑看到的都是那些手头已经握有“资源”的“别人”。

如果我可以回到过去,我想告诉她,其实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我想对那时的自己说:

“秧秧,你才是你人生最大的资源。”

“能否把你自己这个资源完全调动起来,让它直接发力,作用在这个世界上,这种能力将胜过其他一切。”

“当你的主观能动性被全面调动起来,当你的内心小宇宙开始发光发热的时候,你将成为选择者,而不是他人的备选项。”

现在的我

我想到了现在的自己。


虽然说不上我呈现给世界的是我100%的内在,但是我知道此时此刻的我是自由的。


这种自由是我觉得我不需要伪装什么。你们看到我的好、也看到我的糟,但是这就是我,并不会影响到我是谁。绝大部分时间里,我知道我是谁。


我不介意你看到我的内在,或是从前的我的内在,是因为现在的我内心是充盈的,它可以开始抵御住别人观点的席卷而来。

换句话说,我能够开始做到表里如一是因为我把我的内在锚点向上抛,然后让它去引领着我的外在。

你可能想,秧秧你说得好抽象啊!


这和之前提到的“傍大款”、“拜金女”有啥关系?


我想关系就是:如果我们装不了的话,那不如把自己内心变强,变成一个既爱财富,又有自己直接创造财富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大大方方表里如一了。

换种方式理解这个问题。

要想做到表里如一,我们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不装。让自己的外在匹配内心的脆弱和对他人的寄托依赖。这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可能比较局限。因为,我们不能活出自己,我们把自己这个资源给浪费了。


第二条路,让自己强大,然后我们就可以真的不那么在乎有钱有势的“别人了”,然后也就真的不用装了。


这时的我,不“需要”你,但是只“想”和你在一起。

这就是自由吧,“做自己”的自由,“有选择权”的自由,“实现真爱”的自由。


第二条路,是不是更好一点呢?


起码对我来说,是的。

我和贾先生

在现在的我看来,我与贾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完全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

那时的我,带着那样的认知,就是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不多也不少。

这位贾先生一眼就看穿了我对财富的渴望,我对于自己在两性关系中的定位(依赖、从属和扶持),还有我的内心空空和无底的自卑。


这种组合就像是猎物的血腥味一样,他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了。


他知道他能把我吃得死死的。

他无需多做什么。他只需要把“财富、保护、爱”这样的概念像鱼饵一样往水里一丢,我就会自己游上来了。

这时候,我头脑中的齿轮会开始咔咔咔咔转动起来,一点点自我说服,将自己引向他。


表面上我装作满不在乎,但是内心却在歇斯底里地喊着:“请别让我与你这个能带着我向上爬的机会失之交臂”。我可以口是心非,但是我泄露出来的能量把我给出卖了。


顷刻间,我全部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出去了。我活在了他控制的世界里。


每当他后退一步的时候,我这条生怕与他脱了钩的鱼就会紧随其后,赶快进两步。

我原以为自己是钓鱼的那个人,其实,我只不过是一条鱼罢了。


怎么破局?


现在你可能说,秧秧你说得好悲凉啊。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社会父母教给我们的就是这样。

那怎么破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