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的创业故事 (36) | 与父母断链,我的成长才真正开始

从小到大,我都不会撒谎。就连小时候梦见和哪个小朋友结婚了,我都觉得自己必须要向父母第一时间汇报“自己做了个不好的梦”。

自从得知小印的“癌症史”之后,我就决定对他们报喜不报忧: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起码我没有明目张胆地欺骗。

但是随着在我眼中的好消息越来越少,我也逐步开始躲避他们的电话。每次只是象征性地打个马虎眼,对一些无关细节、无关自己的事情说一说。

现在的我看来,虽然我终于开始了摆脱父母的“束缚”和“控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和人生自由。


然而,我对这种被迫获得的“自由”毫无准备。

自由我无福消受

“自由”是什么?“


自由”就是不受约束和限制,根据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和决定。

而行使“自由”有三点前提:

第一,我们得先了解自己的意志是什么,也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二,能够敢于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做决定。


第三,无论结果好坏,都要有勇气为决定负责。


换句话说,“自由”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

而这三点,我似乎都做不到。


首先,我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上小学起,我的每一个目标和每一条道路早已经被家庭和社会决定好,我每天24小时里的分分秒秒也已经被完全安排好。

我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我只需像机器人那样接受输入(学习),然后通过自己的基本智商对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进行输出(考试)就可以了。


至于我这个执行者有什么特别、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喜好,这都不重要。

没有人去考虑这个些问题,也没有人觉得有必要考虑这些问题,包括我自己。


毕竟,思考那么多诸如 “我是谁”, “我的孩子有什么特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之类的问题太过“上层建筑”。


这对于以成绩盖棺定论的残酷现实毫无意义。


对一个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喜好的人来说,对于一个几乎没为自己的人生做过决定的人来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天方夜谭。

其次,十二年的平稳的学习经历还让我对世界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凡事一定有一个标准答案。


只要掌握了那个标准答案,走“正确”的路,人生就会很顺利,很成功。

然而,跨入成人世界后,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变得好陌生、好复杂。突然之间,我需要开始面对那些我从未想过的人生问题:

  • 我应该找什么样的人生伴侣?是性格相似好还是性格互补好?

  • 是我是不是应该多交几个男朋友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

  • 为什么好男人在一起我会觉得平淡如水,而和坏男人在一起却激情四射?

  • 和一个男生接触多久才可以发生亲密行为?

  • 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如果我喜欢上了一个我明知爸爸妈妈都会反对的人,那我怎么办?

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我独自来解答,没有人能告诉我答案是对是错。

最让人感到恐惧的就是,如果回答错了,我还得承受父母经常念叨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总之,我既没有为自己做选择的能力,也没有为自己做选择的信心。

在“恐惧”的驱使下,我主动将行使自由的权利交回到父母手里,让他们来给我提供“标准答案”,让他们来告诉我应该如何过生活,让他们来替我做出生活的每一个决定。

这样,即使错了,也不是我的错,而是他们的错。


我和父母的关系从小到大一直都是风筝和风筝人的关系。


我无论飞到哪里,他们手中始终拽着那根线,控制着我的方向。

然而遇到小印之后,我不得不人为地把那根线给剪断了。


风筝脱了线,它会觉得自由呢,还是无助呢?

我不是那个风筝,我不知道它会怎么感觉。

我只知道,当我开始孤身一人面对自由,面对选择时,突然,我的整个世界乱了。


我慌了!


我真的,真的,慌了!


眼前只有无底的黑暗

原以为与小印在一起,我可以像是奥林匹克运动员刘翔那样,按部就班地跨过一道又一道障碍,最终走到爱情的终点。

但是人生怎是如此线性式简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