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的创业故事 (23) | 人既然要死,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和小印约好了中午在一家中东餐馆见面。我将车开到了那里。 当我走出车时,我看到他也刚刚开到停车场。 他开的是一辆银色的宝马跑车,停车的时候他车里重低音的R&B歌曲还在响着。他帽檐朝后地戴着个黑色的棒球帽,高高的鼻梁上是他那副很酷很酷的类似赛车选手戴的那种可以反光的墨镜。 上身穿着一件浅蓝色极其合体的T恤衫,将他宽大的肩膀和有我几个胳臂那么粗的手臂三角肌既包裹又透露得恰到好处。 “哇塞,好有活力啊!” 我暗暗对自己说。 此时,那个什么“癌症”和眼前我所目睹的生命力格格不入。 在余光中,他看到我走近他的车,于是他将熄灭引擎,摇下车窗,送给了我一个好阳光好灿烂,露着满口牙齿的大大的微笑。 我笑着迎上去。 ----------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样快。 在谈笑风生中,我和他一起吃了午餐,逛了书店,一起坐下喝了咖啡和茶,还一起共进晚餐。 我们两个谁也没有提到“癌症”,因为在快乐的时刻中,那似乎和我们所实际经历的太遥远。 他对我的一切感到好奇,而我对他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似乎都感到希望有更多时间去提问,去获得关于对方的答案。 晚饭后,我开车送他到机场。在道别前的一刻,他紧紧地拥抱了我。我没有挣开,也紧紧地搂着他。 我们两个好像已经在一起很久的情侣要各奔东西一样,在最后的时刻贪婪地幻想时间能够放慢脚步。 放开他时,我主动亲了他的嘴一下,但是很快的,我就放开了。只见他一脸诧异中透着喜悦。 他开始对我笑。 我也冲他一笑,并且告诉他,“我等你回来。” 他从我的肩头捡起一根脱落的长发,放在自己的肩头,然后说,“留作纪念”。 他向我招招手,三步一回头地走入了机场。 我注视着他,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我必须改变 小印出差期间,我除了自己每天正常教学生中文,还有和他通话聊天之外,我开始做起了我从小到大最擅长的事情 - 学习。 我决心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阅读关于癌症这个话题的书籍。 这包括一些关于癌症的基本信息,例如发病原因、治疗、康复率,如何预防以及如何降低复发率等等。 此外,还包括一些市面上已经有的个人撰写癌症斗争回忆录的书籍。 第二方面,我开始寻找阅读那些有关生死这个话题、存在主义以及有关生命意义的书籍。 阅读有关癌症的书籍是因为我常听别人说,无知是恐惧的根源。 我怕自己因为无知而像雾里看花,越看越迷糊,越看越恐惧。 我怕自己越逃避,恐惧将会追得我越紧。 与其这样,我还不如大大方方将心中的恐惧暂时推到一边。 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 让我拾起有关癌症的知识,和这个从小到大笼罩着我的心魔来一个正面的对视。 尽管我和小印的交往只不过是短短的几个星期而已,但是就是这短暂的接触让我对他的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形成了一种直觉性的认识: 他是深刻的。 这种认识一直在提示我,和他的感情将会大过我,大过他。 与他的感情将会代表我生命可以呈现的深度。 尽管我的脑子里一直叫着“错错错”,但是我内心最深处的的声音却一直呼喊着“对对对”。 我的脑子设出重重阻碍让我百般犹豫,但是我的心驱使着我靠向他。 我告诉自己,如果不理解生命的真谛,只是浅浅地活着,按照他人的意志活着,安全地活着,不对自己旧有观念进行反思地活着,我和他是走不到一起的。 而我,只希望能够和他走下去。 我告诉自己,我必须打开自己的思想,突破局限,敢于承担生命中的风险。 只有改变,我才有可能终有一日过了心里这道关。 我一直生活得太安全,太平稳,太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样。 我太习惯已知,而对未知充满畏惧。 人既然会死,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在当时读的所有书中,有一本书对我当时的影响最大。 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前职业公路自行车赛车手兰斯·阿姆斯特朗 (Lance Armstrong)撰写的回忆录《It‘s not about the bike》。 书中主要讲述了他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在被诊断为睾丸癌晚期之后与癌症抗争并且最后成功的故事。 故事中还有很大篇幅是讲到他当时的未婚妻Kiki是如何与他共度难关的。 尽管日后他在日后比赛期间服用兴奋剂的丑闻不断曝光,让他身败名裂,但是我打心眼里感谢他写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在当时当下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感动和希望。 在读书的时候,我会一边看一边在那些让我产生共鸣的语句下面画横线做标记。 每当我思想犹豫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我会重新拿起这本书,温习我做了标记的这些话语。 我摘取了书中一些让我当时很有感触的话语,并翻译如下: 人是会死的。这是一个让人心灰意冷的事实。你可能在问,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前行?

答案是,因为人生还有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也可以是有朝气地活着的。

这是一个相反但却与前者承载着同样分量的事实。

我们明知道人生的短暂无药可医,然而我们仍然能够勇敢地在最有限的生命中释放着我们的生命力。

还有那些问题,“为什么是我?”“我的生存几率有多大?”等等都是无可预知的。

在我前半生中,大部分时间我的思想中只有绝对的“输”和“赢”,然而癌症教会了去容忍那中间的灰色地带。

我逐渐开始明白疾病不会对人挑挑拣拣,或是遵循什么所谓的几率 - 疾病会带走强者,而放开弱者。

我总是在想如果我赢了比赛,那么这就使我成为更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强者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于是,我开始与我的癌症进行对话。我尽一切全力坚定不让步。

你选错人了,”我告诉我的癌症。“当你左顾右盼寻找一个身体入住的时候,你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因为你选择了我。”

“我和Kiki订婚之后,她妈妈的一个朋友问,“你怎么能让你女儿去嫁给一个癌症病人呢?”


Kiki回答:“一年的美好胜过七年的平庸。生命本来就是未知的。没有人知道未来如何。”

Kiki曾经告诉我,“正式因为你曾经走在生命的边缘,你看到了生命的另外一面,所以你可以教我怎样真正地去热爱生活。” ----------- 我的缺失和欲望是什么? 从认识小印, 到正式与他交往,前后不过短短的几个星期时间。 我对他的了解是肤浅的:我只知道他做什么工作,大概思维理念如何,简单的家庭背景。 但是,我就这样迅速一头扎了下去。 我只有一个目标,而且似乎很坚定:我要和他在一起。 为什么? 他真的有那么好吗? 为什么我会一时之间全心投入,自己推波助澜,任由感情发展得如此迅速? 是我爱上了他这个人,还是爱上了一种潜力、一种可能性、一种在他身上可以找到的自己的缺失,一种自己的欲望在他身上的投射? 如果我爱上的是我的缺失,如果我对他的感觉只是自己欲望的一种投射,那我的缺失是什么,欲望又是什么呢? 当我读到《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这本书时,我开始有了答案。 ----------- (未完待续)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