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教练的过程

第1步 聆听与观察

graphicstock-portrait-of-a-friendly-coun

在与创业者交流过程之中,我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在聆听,可以占到时间的80%。

 

但是,这种听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听。

在你进行表述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通常有三条轨道在行进。

 

第一条轨道,听你的故事,

听的时候,我会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你要告诉我这个?你想表达什么?

第二条轨道,听你是谁

 

故事只是现象,而我更关心的是故事背后的你是谁,思维惯性或是“底层逻辑”是什么?或者你的表达中是否会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第三条轨道,听你的需求。

听的时候,我会在内心里问自己,此时此刻的你需要什么?

例如:

  • 鼓励和支持?

  • 安全的倾诉环境?

  • 看清现状?

  • 对问题或是目标的澄清?

  • 和有经验的人一起头脑风暴?

  • 看到盲点和思维局限?

  • 学到新的工具、技能和思维方式?

  • 外力监督和他律?

好了,我拿细节给你举一个关于自己“听”的例子:

 

我的一个创业咨询者小雅抱怨创业太难,感觉自己想放弃了。在她表述自己情况的时候,她反复提到“我的老板”怎样怎样。

这个表述让我感到很好奇,一个创业者的老板是什么人呢?

我记得在之前的交流中,她曾经表示过她创业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她要自由,而且我们之前也分析过,自由这就是她的价值观之一,是她做事后面的原动力。

她告诉我说,这个“老板”原来是她的投资人,喜欢事无巨细地对她的公司指手画脚。

 

但是由于下一轮融资还需要他帮忙,小雅敢怒不敢言。

经过进一步深入的交流,我们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她“理想中渴望自由”,但是“现实中备受拘束”。她现在每天做做着不符合本心、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因此能量极低,之前的创业热情一点点被磨灭了。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提升小雅的能量,毕竟在最初的创业阶段,她才是自己最大的资源。

 

如果她不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再多外来的资源也是白搭。

有了这样一个新的认识之后,小雅果断做出决定:无论如何,不再向这名投资人寻求第二轮融资,以防在精神上“被他绑架”。

丢掉了这个心理上的枷锁,她觉得自己的动力又回来了。后来,她找到了第二轮融资。新的投资人只管给钱,不管运营。

这个例子听起来非常小,非常的细节。对于未经训练的耳朵来说,这样的细节可能听过算过了,但是一一我们教练来说,有些重要的细节是绝不可轻易放过的。

很多时候,在你表述的细节中蕴藏着宝藏,好像他们都在大叫,注意到我,注意到我,我可有代表性了。

当我的耳朵捕捉到它们之后,我就会带着你一起向下挖,向深挖,直到一个“你”浮现出来让我们看到。

作为教练, 除了聆听你说了什么,怎么说之外,我还会注意到你的能量如何,我会 follow your energy。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口是心非”的时候。

我们的话语是可以具有欺骗性的,但是我们传递出的能量是真实的,来自内心最深处的。

例如,我的一个创业咨询者可以不断对我说,“在这个时间把公司卖掉是正确的的选择,但是他说话时候的低能量背叛了她。

作为教练,我对能量非常敏感。我会用通过察觉咨询者的能量,来帮助咨询者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感觉和想法。

第2步 提问

pexels-polina-zimmerman-3958375.jpg

在了解了创业者的情况和现状之后,作为教练, 我们很重要的责任就是提出扩展性的、引发咨询者深度思考的问题。

 

英文里就是Take them where they've never been before,带他们到那个他们没有去过的地方。意思就是引导他们思考一些自己从未思考过的问题。

很多时候,当我问了一个问题之后,咨询者会变得很安静。而我并不会急于填补这种空白,而是让这种“静”停留。

因为我知道,“她正在走向那个她从未去过的地方”。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哦”是我经常听到咨询者对我说的一句话。

提问的例子

如果我观察到咨询者反复在有限的选择里面徘徊,“我是要A还要B呢”?我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

  • 有没有另一种思考方式可以既有A,也有B呢? 

  • 或者,选项C是什么样的呢?

  • 或者,有没有可能你需要自己重新创造一个选项,让你一边走路,一边给自己铺路呢?

如果咨询者对一件事情、一个人的看法、评价、解释等等体现出她某些思维的盲点或是局限,我会启发式地问她:​

  • 你对它的解释是事实还是你的看法?

  • 这样的解释给你的能量、心情、气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 除了你的这种解释,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咨询者一直在绞尽脑汁地自我发问、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上网找答案,最终弄得自己更加焦虑和迷茫、我会让咨询者暂时停止思考,带领他做冥想。

 

他内心的噪音太多、太大,在这样的状态下他是无法解决棘手的问题的。

 

这时候,我需要帮助他回到他最好的状态,往往也是最平静的状态。只有在思想归零之后,他才能够开始接受新的信息。

 

这时,我会问他,“你的内心告诉你什么?”

 

这个提问往往能够帮他走出头脑,走入内心,让自己的直觉和本心给出答案。

第3步 视角的提升与转变

maze-vector_zkFoRlwd_L.jpg

我家宝宝4岁,经常需要我给他找玩具。

 

很多时候,我往周围一望,一眼就看到了他要找的玩具。


最开始的时候,我会觉得他犯懒:明明玩具就在很显眼的地方,你怎么就不认真找呢?


但是后来有一次我蹲下来在他的高度上环顾周围,这才发现,在他的四岁身高决定的视线里,找玩具真的没那么容易。


很多原来我一下能看到的玩具被别的东西挡住,突然“消失”了。


“视角”真的决定了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


作为创业教练, 我的工作就是帮助创业者看到他们看不见、看不清的地方。

AdobeStock_223200052.jpeg
bottom of page